行走春天|DAO与乡村数字化

用脚读山河,用心见日月,把自己种回来
Article cover

言:我在南塘,看到年轻人的变化、挺立,看到他身上的光一点一点透露出来。                                                                                            —— 杨云标

导读

过去一年,南塘合作社与乡建是 SeeDAO 社区的一抹乡思,我们反复地提起这个村子,部分成员反复地回去看看。

2025年春天,SeeDAO联合发起人唐晗将与一些社区成员去南塘驻村生活一个月的时间 (3月1-31日)。

在我们三月启程去南塘生活之前,想先和大家介绍、分享目前的乡村与Web3,于是有了 SeeTalk 小宇宙播客数字乡建系列「可爱的村子们」第一期「南塘篇

Mindmap 内容概览

Part 1:  26年乡村建设的历程与思考

Part 2:  Web3与乡村的融合探索

Part 3:  人本理念与大地实践

Part 4:  未来展望与人文关怀

主持:唐晗 SeeDAO发起人,游吟诗人,曾任36氪记者 关注科技与人文交叉的话题探讨;

嘉宾:杨云标 安徽阜阳南塘合作社发起人,1998年驻村至今;
刘兵:南塘DAO联合发起人;2011年南塘合作社志愿者期间,遇见了美国人类学博士马修、遇见了比特币...
本期内容是唐晗与标哥、刘兵述说南塘村二十六年来的发展历程,近两年招募青年实习生后,南塘村和他们自己的心态也有不少催化;
最动人的部分是标哥分享了许多年轻人来到南塘后发生的积极变化、成长治愈的故事。这些事情甚至可能过于真实与具体,它扎根大地,蕴满力量。
图:南塘DAO序言

一、南塘合作社和人的故事    

26年的南塘合作社,在中国的当代乡村合作社当中,算是一个明星合作社。接受过国内一百多家媒体的采访,包括国外的媒体。除了吸引国内外媒体,它也吸引着区块链领域的人,甚至被称为「中国Web3行业的耶路撒冷」。
南塘合作社从农民维权到乡村振兴,从关注 「事」 到关注 「人」,从乡村合作社到区块链DAO组织。
南塘有自己的“康乾盛世”:我们成立了老年协会、办敬老文化节;成立了妇女文艺队,办春晚;创作村歌,办大地民谣音乐节;办图书馆,那是合作社最为热闹的时候。
我们发现,建设乡村有可能是在建设我们自己,建设新一代的让人能够成长起来的土壤,让他有喘息的、生长的土壤。
我们相信:人应该是多元的美丽,生活、生命如是。
一个生命的成长绝对不是独善其身。他身上发出的光和温度一定会投射到他的周围。孩子们变化,我们自己的变化,可以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当你发现年轻人身上的光一点一点透露出来,他的精神挺立起来的时候,身边的问题就越来越少,越来越被解决掉。
也只有人,才是解药和答案。
你没去看问题,但问题就被解决了。这个过程感觉非常美妙。

二、Web3 与 青年乡建的探索    

刘兵:大概在 2013 年到 2021 年期间的区块链行业,大家主要还是以炒作为主。但我知道这个技术在海外的设想有很多金融应用之外,一些其他的东西,特别是《以太坊白皮书》描述的很多场景,和我当年跟马修在南塘村一个小餐馆里在聊区块链技术跟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跟经济形态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的时候,很多东西是能对应得上的,而且从我个人经历上来讲,我觉得那些东西应该是跟南塘能够结合在一起

但是具体怎么去做,我也不知道。当时只是到南塘给标哥还有合作社的员工发一点以太币,给他们安装上钱包去尝试、去了解技术,但效果其实并不好。直到合作社资金互助爆雷,而我因为投资加密资产有收入,就给合作社提供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但是具体怎么去结合,仍然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方法。直到看到了 SeeDAO 一直在做社区建设,看到 SeeDAO 的白皮书、元规则,觉得跟南塘当年的建设有很多精神上共通的东西。

标哥:近年,合作社的乡建实习生项目招募了大量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其中不乏高学历人才,甚至包括清华大学的博士生。 实习生的生活方式包括早起晨练(八部金刚功、诵读国学经典)、共同劳动、晚间写日记等。 通过这些活动,实习生们彼此了解,互相学习,并在生活中获得成长。 一些原本性格内向、受过原生家庭困扰的青年在南塘的乡村生活中逐渐变得开朗自信,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

三、乡村建设也是去中心化的    

标哥:乡建的团队,温铁军老师也特别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大乡建团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去中心化的运作方式,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架构,大家都是基于理念上的认同,一起去做一些生态农业或者社区治理各方面的探索。

南塘是个起点,它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南塘,不是孤立的南塘;我们在南塘遇到的问题,是大时代也会遇到的问题。不要孤立地去看这个事儿,你孤立地看一件事,永远是无解的。要有整体性、全局性,要有系统性的思维来看待事情。

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 Web3 伙伴参与进来,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既能够真正把一项技术带到乡村,而且在一个 AI 即将爆发的时代,人与人连接组织,扎根在乡村的组织,我觉得可能跟在城市里、在赛博空间还不太一样

让人去接触一些自然的生态环境,这可能是在一个大时代来临的时候,人跟机器人之间的差别。人在城市里生活的忙碌和工作状态,未来人类工作几乎会被 AI 取代。但唯一跟“他”的区别是我们能够感受真实的自然环境,真实的情感联系,机器人感受不到这个东西。

人们有时候可以转变一下思路,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环境,然后去找寻,从南塘为起点找寻某种生命的意义。

大家是进入到 Web3 行业的人,就是想做建设的人,往往都是有某种理念的。而这种理念,在中国这个大的环境下,可能跟乡建伙伴的某些理念是相通的。我们需要足够深的交流,现实当中,生活当中,去接触、去交流、一起做事情,然后才能照见彼此。

四、行走春天和南塘豆乐队    

这是一个为期七天的徒步活动,旨在通过行走来促进参与者身心成长和心灵链接,展现一种独特的乡村体验和社区建设方式。

受大美生生的黄老师启发,每年带领 40 个年轻人走 1000 公里,现在已经走了七年。丝绸之路、大运河、朝圣之路、伏羲的太昊陵到出生地甘肃天水等。

一年走一千公里,年轻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成长,是内心的那个力量。我想,我们从南塘出发,我们可能还没这个经验和毅力走一千公里,那我们能不能先走个二百公里?每天走三十公里,走七天,从南塘走到伏羲的太昊陵。中国的人文五行八卦、天文历法都是从伏羲帝开始的,他开创了古代中国很重要的一个文明。

我们从南塘走七天六夜,口号叫做「用脚丈量大好河山,用心照见日月」。真的带着年轻人走一个星期,走田野、树林、河流,上半天走三十公里,下半天找一个地方驻扎下来,洗锅做饭、交流、歌唱,跟驻扎周围的村庄农场做一些探索和沟通。它不是一个旅游,是一种玩的体验,它是用脚来走的。我觉得用脚走出来的,带给人生命的震荡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享受,但也不是苦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用双脚走两百公里七天的一个过程。我自己也是非常期待。

以上为这期交流的部分内容,扫码收听完整播客

让 Web3 重返生活,三月去南塘大地生活 👇

活动群组

策划:唐晗

整理:文倩

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