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觉知·漫谈迷因文化与Meme的强大共识

何为美?不过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Article cover

何为美?

不过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卡尔·西奥多 德国哲学家

本篇将从Meme的文化基因、社会活动政治与传播学三点切入,与大家一起探讨、浅析。

Meme 音/miːm/,中文通常翻译成迷因,也有人翻译为模因、媒因、米姆,或意译「文化的基因」。它是仿造 gene(基因)所创的字,所以meme 才会跟着翻译成「迷因」。

Meme 是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创造的新词,首见于其1976 年的著作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他将迷因定义为「可以通过模仿或学习在心智中传播的文化元素」。

Dawkins 结合了希腊字根「mimeme」(模仿)与英文字「gene」(基因),把这种会代代传下去的文化元素称之为「迷因」(meme)。透过病毒式的复制,此种文化符号能够「自私」地将自己的某一部分展现在世人面前,甚至介入他人的文化系统或脉络之中

Dawkins 认为:迷因是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就像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样。

虽然 Meme的传播文化或载体离不开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me me」,但在读法上不这样念。

大部分人认识meme 都始于迷因梗图,有时是电影、剧集、漫画的截屏,有时则是硬照,通常会搭配粗体单词或短句的图片,用于幽默地表达一种情绪。

当选图、文字、场景搭配得宜,往往有着一张图胜于千言万语「a picture paints a thousand words」的效果,故事一下子从屏幕跃出,甚至制造出一种“无声的有声”之情境感,即所谓的「有声po」,不但让人会心微笑,更能秒懂、感同身受地get 到那份共鸣。

迷因图最常用的字体叫 Impact,由Geoffrey Lee 于1965 设计,因为超粗而清晰的线条,特别适合于如大型海报等。最终 Impact 大放异彩的场景不是巨型户外广告,反而成为了小小迷因图的「指定字体」,相信一定出乎设计师意料吧。

撰写专题的时候,我向关注meme多年的Bruce (x@qzhxjhj) 请益,他分享: 看meme得靠审美和庄。文化基因是看,但这个得靠审美

“审美,是自己感官的觉醒。” 我想起了台湾蒋勋老师的话。

之前写过一篇《文学的本质是心灵的哲学》近期在思考美学或审美的本质是什么

当我在思考美或审美的时候,不禁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想起了「道」。

宇宙万物的美是无法被评判或评价的,它像风一样可意会难言传。

细想万事万物的规律,往往归结于最小的完美单元并分形的结果。

但人天生对美有天然的感知,比如对称黄金分割为代表的形状、色彩气味、文字的抽象具象表达,甚至情感的丰盈复杂等等,无不来源于对自然的临摹或阐释。

道可道,非常道。六字真言已诠释一切尽在无言之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迷因图只是meme 的其中一种载体,生理特征由基因(gene)传播,而文化特征则是由meme 传播;如果文化是种病,meme 就是病毒,迷因图有如飞沫,是病毒的最佳载体,但除此以外,仪式、道具、口号、演说、手势等,通通都可以是meme 的载体。

道具、口号、演说、手势等,让人不禁联想到日常社会活动、政治,甚至美国总统选举概念的meme.

在社会中,好的生活质量来自好的政策。一般说来,政策制定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利益团体和公民等五个主体。

人们都害怕被更糟糕的人统治,但如果大家都不关心政治,或对政治冷漠结果就是被糟糕的人统治。

请记住:生活即政治,甚至个人即政治。你不管政治政策,它就会来管你。

迷因币始祖──狗狗币(Dogecoin)价值成功何在?

最为人熟悉的meme coin,非Dogecoin 狗狗币莫属。就如很多meme 一样,Dogecoin 的开始只是无心插柳,其创办人Jackson Palmer 与Billy Markus 于2013 年以半开玩笑的态度,分岔莱特币的代码开发出Dogecoin,并没有什么野心,只为开发一种更有趣,更亲民也更实用的密码货币,结果却大受欢迎。

OS: 今天下午好闲啊,来买一两颗狗狗币好了;给自己买了份保险,也得给我的爱犬买一份 …

2015 年,Palmer 眼见社群因为巨大金钱利益而变质,愤而退出专案,他大概没有料到,变质的好戏还在后头,从2019 年Elon Musk 加入成为「执行长」开始。传播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变种」,连创办人也想不到、控制不了。

文化传播适者生存、社群主导,这是meme 的另一个特性。

Elon Musk 从商业与生活甚至人类愿景 to the Moon等方面完美结合来拉动 Dogecoin。

社群的力量与共识

谈到社群就不得不讨论狗狗币背后有一群死忠的粉丝与社群,在2013 年时曾有多个狗狗币钱包遭到黑客攻击,而狗狗币社群为了展现其团结与「负责任的态度」,共同退还了受影响的钱包地址。

换言之,我们可以在迷因币背后看到「迷因」本身的魅力,当迷因本身能够凝聚社群的同时,加密货币的作用便是起到价值捕获的功能。

狗狗币基金会(Dogecoin foundation)

成立于2014 年,目的在于推广狗狗币,并针对各种慈善事项进行筹款。该基金会最初的筹款活动募集了价值30,000 美元的Dogecoin,用于赞助牙买加雪橇队参加索契冬季奥运会。同年3 月,社群筹集了价值50,000 美元的Dogecoin,捐赠给Charity: water,协助该组织在肯亚地区建造了两口水井。

在Reddit 社群中,Doge 这个词也已经象征着 Do Only Good Everyday「每天只做好事」,亦是狗狗币基金会首页slogan 的一种文化意涵。在此处,狗狗币除了拥有了部分货币的交换价值之外,亦带有某种层面的文化价值。

当迷因成为抗争表达 ── 去你的,世界

Mfers (Mother Fuckers)系列NFT 于2021 年发售,创作者Sartoshi 的创作路程依旧是迷因感满满,基于火柴人迷因的创作灵感,制作了一系列坐在电脑前的颓废火柴人角色。(它好废,我好爱。)

在名为〈what are mfers〉的文章中,Sartoshi 将Mfer 的核心精神定位于「自由」,此处的自由更精确地说便是针对这个不友善、处处烽火的世界的反抗,每一个Mfer 都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情而不受抨击,可以自由的耍废,自由的躺平,自由的赚钱……

对Sartoshi 而言,或者说对每一个Mfer 的持有者而言,又或者对每一个认同Mfer 精神的人而言,其背后反映的迷因文化正是一种对当代各种主流或「政治正确」的反抗,换言之,我们其实可以在不同加密迷因的背后看到人们对既有社会结构的反思与不满。

迷因本身就反映着对于各种严肃世界的不满与反抗,无论是狗狗迷因或是各种让人会心一笑的梗图,其展演的文化本身即是一种现代社会快速且强调资本的抵触。藉由网络病毒式的传播,人们共感的传递与连结将会变得史无前例的迅猛。

UBI全称为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维基百科对其概念的解释是「没有条件、资格限制,不做资格审查,每个国民或成员皆可定期领取一定金额的金钱,由政府或团体组织发放给全体成员,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居住、教育、医疗、公用事业等基本花费,借由经济的保障,以落实基本人权。」

UBI是马斯克和比尔盖茨从2020年疫情开始就一直在呼吁政府和国家做的事情,而近期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也提出了全民基本收入(UBI)是一种解决未来大量人类下岗问题的方案。

他认为,当AI取代了更多的工作后,没有工作和收入也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生存的难题。因此,他的想法是通过给每个人发钱来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这个理论在经济学上也有一定的依据,并且可以释放人们更多的时间用于生活和创造。

钱从哪里来?

流行文化/meme是Web2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区块链所带来的加密技术让流行文化/meme的货币化成为了可能。

Dogecoin原型来源于一只名为Kabosu的柴犬;而$PePe来源于我们日常中一个常见的表情包——悲伤蛙。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memecoin在由Web2流行文化诞生的memecoin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种Web3原生memecoin。$AIDOGE就是其中的代表。

$AIDOGE的模式是向所有拥有$ARB空投资格的地址空投代币,并增加了代币交易税。税收的一部分会用来购买$ARB,$ARB将会被用户奖励LP、代币买家。$AIDOGE通过DeFi创造了一个原生的Web3 meme。

就像$AIDOGE从AI和meme中脱胎出来一样,部署在以太坊上的$Nova同样脱胎于AI和PePe。

2023年,$PePe在短短21天内上涨375,000倍在低迷的币圈市场环境下引发广泛关注,而$Nova的叙事和形象更加夸张。

据官网显示,Nova的智能合约代码由ChatGPT撰写,于2023年7月10日正式发行。其官网美术设计像是美国动画片里常见的角色,但在造型上更加夸张,角色充满绿色、瞪大眼睛像极了在熊市里苦苦等待的用户。

在发行后,95%的$NOVA将会被用于添加流动性,剩余5%的$NOVA将被用于后续生态的建设,$NOVA的总发行量为1亿亿。

与大多数纯情绪面的memecoin不同,Nova更像是一场社会实验——它在代币模型中的设计引入了一个名为UBI(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

$NOVA添加了9%的售出税(购买税为0%),其中,3%将会自动购买ETH,并分配给前30个蓝筹NFT的持有者。在传统世界中,救济金是为有需要的人准备的。而将售出税的1/3分配给这些前30个蓝筹NFT的持有者是$NOVA对于当下崩溃的NFT世界的一种关怀。

据官网显示,在第一阶段 $NOVA 将发放 10,000ETH 救济蓝筹大户。

剩余的6%中的3%将用于团队营销花费,另外3%将被添加至流动性池中,以实现流动性的自我增长。

同时,$NOVA在设计中添加了燃烧代币的设计,以实现通货紧缩——$NOVA代币的初始价格为$0.000000001,每当$NOVA价格翻十倍,系统将会自动销毁1%的代币。

截止今年5月29日:5% total supply burnt now burnt 17.7% token already.

简而言之,Nova正在通过加密货币技术,实现一种创新社会实验。

Meme 让交易超越交易

交易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行为,已经脱离了单纯的经济行为,亦也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行为。人们通过交易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观念,以此在社交圈中获得认可和尊重。而在加密世界中,迷因币和迷因NFT 的存在更是强化了这种文化符号化的趋势。购买迷因币或迷因NFT 并不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而是为了体现自己对迷因文化的认同和投入。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迷因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它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与迷因文化相符。

因此,迷因币和迷因nft的交易本身就是迷因文化的一环。这种交易的实际价值可能并不高,但它却在加密世界中产生了重要的象征意义。交易本身成为了一种表达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方式

浅层来说,大多人认为meme coin是一个空气币、一种投机;但当一个meme 正式形成,它就化为一种共识、甚至一股信念,力量比厉害的功能和具体的应用场景还要巨大和持久。更强的meme 甚至是一种信仰,而你不可能跟信徒辩证神是否存在。这恰恰是它的迷人、有趣之处,迷因的迷之力量。

Meme 迷因之于加密产业的意义与价值:

  1. 作为社群共识的加速器。迷因的特性就在于能够快速地凝聚共识,而共识又是加密产业目前最为匮乏也最为重要的一环。

  2. 作为网络游民与网络世代共识的载体,也正因此才得以藉由迷因和造富让Web3 有出圈的可能。

  3. 作为反抗无聊世界的武器,某种层面而言,迷因与加密的无政府属性是不谋而合的,碍于篇幅不多赘述,但迷因作为加密无政府去中心化蓝图中的一份子是最适合不过的。

  4. 严肃、无聊的世界总还是需要一些可爱又可笑的事物吧!

  5. 最后 广义来说,数字黄金BTC 才是真正的 Meme King。

注:文中提及的meme coin 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内容来源:

MEMECOIN 上架市值超越十亿港元我怎样看迷因币》— 高重建

《浅谈迷因文化与加密迷因的强大共识》— Jeffrey

《meme $NOVA 向蓝筹大户发放救济金》— 深潮 TechFlow

延伸阅读:

《一个伟大的Meme 币,本身是一场政治运动》— 加密韦驮

《猫meme横扫互联网,除了可爱,更多是传播学原理》— 猫哥传播

SeeDAO | 卧虎藏龙S1E06:DePlN 硬汉之力

SeeDAO | 卧虎藏龙S1E05:NFT美学

SeeDAO | 卧虎藏龙S1E04:DAO之道(下)

SeeDAO | 卧虎藏龙S1E03:DAO之道(上)

SeeDAO | 卧虎藏龙S1E02:Crypto人生

SeeDAO | 卧虎藏龙S1E01:比特币Layer 2生态

(内容整理: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