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之行:探索Web3与乡村治理的结合
by麦禾
走读南塘合作社是由SeeDAO发起的一次实地探访南塘合作社web3基因的活动。来到南塘之前,我只了解到南塘合作社是安徽省阜阳市南塘村的乡村建设基地,在全国也曾是名噪一时的乡村建设标杆。我好奇这里与我的家乡有何不同,与Web3又有哪些相似基因。
南塘合作社的历史与发展
合作社的前身是1998年的农民维权机构,在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先生的指导下,维权机构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逐步投身于乡村建设走之路。2007年,南塘合作社正式注册,安徽省登记的第一家农业合作社。自那时起,合作社的发展势头一直很好,从最初的四十多户参与发展到六百余股入社。
2011年后的南塘合作社发挥了其公共活动空间的作用,是村民们的精神乐园地。
“书乡南塘”公众号的文章有一段能诠释合作社与村民们的羁绊:
从2011年到2018年,合作社陆续建设了合作大楼、香樟文化大院和艺术部落等活动空间,确立了春有大地民谣音乐节、夏有好声音、秋有丰年庆和冬有村晚,从此南塘村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四季节日活动。2017年,合作社开始规划南塘文化生活圈。2019年,明确社区中心、文化中心、生态中心和教育中心的发展目标。希望通过四大中心的营造,让南塘社区充满互助友爱的精神,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生态环境,大家吃得健康,同时儿童有个成长的乐园。
乡亲们的精神乐园
活动第一天我们走访了南塘合作社的骨干成员。走访前,我就担心村民会保有一定的防御心理和疏远态度。然而,当我到达第一名骨干成员家中时,阿姨的态度让我为这个想法感到羞愧。她见我们一群人来,一听说是为了解合作社的情况,就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还拿出照片进行讲解,就算是耳背,也宁愿靠近说话人、多听几遍来与我们交流。
我从陌生的方言中拼凑出一些信息:南塘合作社在辉煌时期活动浩大,老人本身也曾是南塘文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谈及当时活动的规模之宏大、万人空巷的场景,老人也情绪高昂,眉飞色舞。
与我们交流的合作社骨干成员
南塘合作社有长达26年的历史,走访的老人或步入花甲,或在耄耋之年,可以推算出在加入合作社时他们还正值壮年。年岁渐长,如今他们到合作社参与活动的时间也大幅减少了。后来在介绍南塘合作社的相关视频中,我得以一窥这些老人在舞台上的绰约风姿。他们手里拿着农具,脸上笑容灿烂,散发着自信的光芒。这是我未曾在自己的家乡见过的农民精神面貌。
谈及南塘的辉煌时光,老人们的眼神和言辞都流露出恢复往日荣光的渴望。我为南塘近年来的沉寂感到惋惜,也期待南塘再度焕发活力。
南塘的困境
南塘合作社的遗留问题可以追溯到2011年,在中央1号文件的鼓励下,当时合作社申请了设立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民将存款存入基金会以获取一定利息,而基金会则将资金贷给创业农民,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然而,2019年的疫情爆发,创业农民面临窘境,无法偿还贷款,基金会也因此无法归还农民的存款,形成了三角债。尽管面临如此困境,大多数农民选择了让合作社“边发展边还债”。
厚厚一叠的选择卷,村民几乎全部选择了“边发展边还债”
乡亲们的包容无疑给了南塘合作社更多时间思考未来方向。目前,合作社也与SeeDAO成员共同探讨合作社与Web3结合的道路,我们或在不久的未来看到答案。我目前的建议则是,南塘可以先在web2世界搭建自己的宣传体系,通过自媒体运营提升南塘合作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南塘合作社负责人标哥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南塘的商业化道路,规划中有南塘主题书屋、生态农业、纯净素食馆、中医四大方向。合作社招募的一批实习生正是这些筹办事宜的中坚力量。标哥也期待未来有合适的人才愿意加入南塘的共建中。
南塘合作社工作人员们准备的素宴
乡村治理中的DAO建设
南塘的DAO建设可以说是十分领先。除了实施罗伯特民主议事规则(很有趣的是引入后被村民们叫做“萝卜白菜”议事规则),印象最深刻的是标哥讲的一个关于南塘logo设计的故事。
为了设计logo,合作社向成员征集了最能代表南塘的动物形象,牛获得了最高票数,这就使得牛的形象成为了南塘logo的主图形。另一个故事是关于南塘村歌的诞生,并非艺术家居住在村里的即兴创作,而是艺术家和村民集体创作的结果,歌词凝练了村民原话描述到的故事或事件。标哥多次强调,听到村民声音的重要性,不在于民主的一定是正确的决策,而在于一定会得到真实的决策。
可操作的民主记录了南塘合作社推行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历程
南塘合作社的logo形象经过了成员投票选择
尽管南塘治理方式不使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但在治理理念和目标上与Web3的DAO是有一致性的,都追求民主、透明、自治的组织方式。
线下参与,让Web3离生活更近
走读南塘是我第一次参与的线下Web3活动,与线上会议相比,这种住在当地、了解当地、和当地人一起生活的经历使我对南塘的感知更具真实感,周遭事物是三维的、可听可见、可即时交互的。
久居城市的人回到乡村,自然的强大吸引力就招呼我快速融入其中。除了低矮的民居和笔直的公路,村中更多的景观就是是大片的麦田,空气中弥漫着花草树木的气息。
我暂住的南塘艺术部落,院中有果实成熟中的桑葚树、秀丽笔直的孝顺竹、鲤鱼成片的鲤鱼池,庭院中央的“菩提树”绿树成荫,既是孩童的攀爬架,也是大人开会议事的穹顶。田间、厨房、庭院,常常可见劳作的身影。每每按下快门,我都为人与自然如此和谐而欣喜。
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与共建人员在“菩提树”下开会议事
了解当地方言,了解当地历史,参观当地集市和工厂,都是通过近距离接触来了解南塘实情的方式。遗憾的是,五天的走读时间有限,还不足让我对南塘有充分的了解。
好在离开南塘后不久,SeeDAO的播客SeeTalk有了两期关于走近南塘和共建南塘的播客,邀请的嘉宾就有标哥和SeeDAO成员古忆、NCC游牧岛社区主理人大曹。对南塘合作社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听。
👆扫描二维码在小宇宙收听本期节目
参加SeeDao探访南塘社区共建基因之旅的感受
by laura
这个五一有幸和SeeDAO的小伙伴们,来到距离上海4个小时高铁的皖西乡村南塘。了解了南塘合作社26年来的故事。标哥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社区建设的热情,让我这个来自于东北小城镇的“新城里人(打工吗喽)“感到敬佩。
没有伐木累的PUA,没有内卷异化,在南塘SeeDAO大地青年小伙伴们的陪伴下,本吗喽回归了作人的喜悦。合作社推广罗伯特议事规则,组织南塘村歌春晚,妈妈的美食节等等共建活动,组织乡亲互助协调解决政策问题。有着超前的理念,和对乡亲平等参与, 自治和共建的坚守。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SeeDAO社区灵魂的样子。有SeeDAO这个数字城邦的存在,游弋在大航海时代,我便可找到心安之处的web3吾乡。
站在我所处的当下望去,一边是老村民需要从农耕直接进入信息时代,一边是新城里人依然亟待开启民智,却仍在被过度娱乐化竭取注意力。各组织内部和各组织之间,问题纬度撕裂程度迅速增长。任何组织的治理都需要方向,但我认为首先要思考的是,是给时光以文明,还是给文明以时光。
期待看到南塘在SeeDAO等的web3项目,可以让我和更多的web3小伙伴作为远程的共建村民,超越时空的限制,互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不论身处何方一方面健康体魄,健康饮食,一方面放缓步调,放松心态,保存实力期待明天。
作者|麦禾、laura
排版|Bo
审核|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