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Grace,目前负责 SeeDAO 城市联络人项目,主要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我的主业是在一家 Web3 的 VC 负责 Marketing 和投后,在那之前我在一个公链项目 (NEO) 待了三年多,很开心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够参与到 SeeDAO,以 DAO 贡献者的身份去做一些相关建设。
zhoumo 周莫
我是周莫,是城市联络人计划里面的协调员,目前也是全球 DAO 场项目的项目经理,我之前的话更多的还是在 Web2 公司,做跟青年市场相关的,主要是做了两类角色,一类是品牌市场人,一类是项目经理。目前,我算是一个长期 Base 大理的数字游民状态,可能是大理最全能的项目经理 hhh。
Grace 桂子
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今年四月 SeeDAO 在香港举办的社区年度聚会。同期有香港 Web3 行业大会,SeeDAO 到场的社区成员非常多,很多小伙伴可能是在线上认识非常久,朝夕相处,但在香港那个时候是第一次线下见面,这种线下见面的感觉非常棒。
还有我们在旧金山办的那场活动,我觉得应该算是活动当中外部影响力最大的。当时唐晗自己到了旧金山组织活动,邀请了非常多 AI 和人文主义相关的专家进行分享,包括携程的老总也作为观众参与了这场活动,并且也有一些后续的讨论和交流。我觉得每一场线下活动其实都非常不同,但整体的质量呈现都非常高。
zhoumo 周莫
我对第 0 期的活动印象比较深。当时的整整两个月都算是一个摸索和尝试,我们都没有一个过多的干涉。最后复盘发现对活动的期待要根据这个城市的禀赋、属性去综合考虑。比如迪拜,它是全球金融的中转站,当地的活动参与者更多是项目方或短途出差的人、开拓中东市场的人,发现不同、思考应该怎么去布局。在协助打造全球网络的过程中,不仅是协助落地,它还让我看到更多全球的视野、更多考虑整个活动的调性。
说到全球 DAO 场这块,目前遇见的困难,但我同时又觉得它是有趣的事情,是在说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找到符合我们文化期待的一些空间。
我们当时的初心,借用梭罗的那句话来说:“我们相信人们真正的相遇是发生在旷野森林和湖泊中的”,对不同的空间,我们有不同的期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于空间的想象也不仅仅是说容纳一个活动发生的,而是非常期待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和互动的。
目前,后台有二十多家的申请,每个申请人去填写申请理由的时候。大多数都会提到一个点:非常期待空间里面能够有更多的人来,无论是互动还是链接,甚至 TA 们还愿意提供包场服务,让活动更顺利。
还有些是场地非常大,比如几个园区,或者说它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有非常多的据点。即使是 Web2 公司,都是有可以拥抱不确定性、拥抱变化的气质,大家对于这种变化是非常开心去拥抱的。这一点给我的感觉非常好,能够感觉双方合力在做一件事。
作者:Owen
排版:Vera
审核: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