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机器
706十周年系列第三弹
《技术的社会面》
AI线上系列沙龙
AI 数字生活
如果你听够了和AI有关的创模业仿故游事戏,如果你受够了像机器一样转发各种商业情报或者学术八卦,如果比起AI你更在意人的独特之处,在意身处一种技术持续迭代背景之下的人将如何生活,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706《技术的社会面 B面》系列沙龙。
706 在 5 月 26 日开始的一个月筹备了一场将持续一个月的线上沙龙,邀请你共同提出和AI 有关的一百个问题,发起一千零一夜的夜谈,在 706 各个城市据点线下面基。这里我们关注每个个体在讯息盛宴中的焦虑和过载,以AI这个公共话题为引子,我们希望凝结社群的力量,和你一起,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欢迎扫描微信群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社区:
#toomuchai
活动信息
奇点来临众生相:
新青年的新常态
5 月 27 日 周六 10:30 AM (北京时间)
5 月 26 日 周五 7:30 PM(加州时间)
AI的技术进步带来了新一轮的网络景观,从文化创作到工作生活,其影响正在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次讲座我们将从几位青年创作者的视角,探讨AI乱世中的个体经验以及社会层面所产生的诸多议题。
▼点击文字介绍查看更多
▲点击文字介绍查看更多
#toomuchai
自动化社会中的劳动力替代:
我们会失业吗?
5 月 28 日 周日 10:30 AM (北京时间)
5 月 27 日 周六 7:30 PM(加州时间)
清华AIGC发展研究中指出:受技术马太效应影响,稳定的社会中会可预期的形成无用阶层。贫富差距将逐步扩大,平庸的脑力劳动者将面临失业;伴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多数人的体力劳动价值将丧失;而高仿虚拟人与机器人的发展也将让多少熟人的情感价值丧失,逐步形成无用阶级。在人工智能被不可阻挡地引入人类社会过程中,普通人应如何应对?我们会失业吗?
▼点击文字介绍查看更多
▲点击文字介绍查看更多
#toomuchai
AI在创作:
艺术是解放还是被流放?
6 月 3 日 周六 10:30 AM (北京时间)
6 月 2 日 周五 7:30 PM(加州时间)
AI技术的发展扩展了艺术的形式,但泛滥的AIGC也重新框定了“艺术品”的范畴。AI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艺术?人们的审美会发生改变吗?艺术是被流放还是被解放?
▼点击文字介绍查看更多
▲点击文字介绍查看更多
#toomuchai
量子、智能、意识:
结合禅宗的跨文明解读
6 月 10 日 周六 10:30 AM (北京时间)
6 月 9 日 周五 7:30 PM(加州时间)
这是一场汇聚量子科学、人工智能、意识研究与禅宗哲学的跨学科探讨。相对论物理学家彭罗斯认为大脑可能利用了量子测量时波函数塌缩的特性,现有物理学定律不足以解释意识现象。而人工智能界的鼻祖级人物明斯基则主张人类本质上是机器,尽管功能复杂,但仍可以被物理学解释。
我们将重新审视薛定谔、泡利、荣格等大师的思想,探讨大脑中的量子规律。我们将分享量子生物学的最新实证研究,并探索大语言模型如GPT对智能与意识研究的启示。本报告将对前述具有张力的学术问题展开跨学科式的探讨,并结合中国自然哲学进行跨文明的学术探究,激发更多创新性的思考,并尝试在人类对自然、生命和意识的理解中拓宽新视野。
任全胜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副教授,从事信息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两方面:生命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研究;量子生物学及生命科学启发的理论物理相关问题研究。教学方面讲授本科生公选课《量子、信息与生命》等课程。
#toomuchai
从动物伦理到AI 安全:
科技巨风险及应对
6 月 11 日 周日 10:30 AM (北京时间)
6 月 10 日 周六 7:30 PM(加州时间)
牛津哲学家博斯特罗姆在2014年推出的《超级智能:路径、风险、战略》对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人类生存性风险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这极大影响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谷歌最新的 I/O 大会上践行了自己不作恶的原则,可这并不能阻止灰产、DeepFake 大行其道,我们将接到很多来自亲友老板的诈骗电话、看到很多真假难辨的照片和视频,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没有真相的世界。这将摧毁虚拟经济的信任基础,不可逆地改变世界的面貌。本次讲座我们将从宏大的学术视角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为人类带来的巨量苦难风险,AI的安全性问题,从动物伦理入手探讨AI伦理问题,并对可能导致人类存在性危机的诸多问题探讨可能的应对方案。
张轩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技术与工程哲学。博士论文工作题目为长时空尺度下的科技战略与伦理、科技巨风险与人类安全、长期人工智能治理。兴趣领域也涵盖:利他主义的演化、动物伦理、科学思想史、社会运动理论、政治思想史等。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微电子专业,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硕士期间曾担任“清华动物研究读书会”召集人。曾赴部分英美科技战略研究机构(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等)短期访问。此前曾在电子、咨询类行业工作。
#toomuchai
迈向星空:
AI 技术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
6 月 17 日 周六 10:30 AM (北京时间)
6 月 16 日 周五 7:30 PM(加州时间)
在可见的未来,AI 将影响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文、地理、经济、资源、各方面繁荣和领土扩张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将AI技术是否可用于宇宙尺度上的开疆拓土?AI是否有望让人类成为星际物种?
李成
美国密西根大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行星科学方向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700次。本科毕业于北大大学物理学院,在美国加州理工获得行星科学博士学位,博士后在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学实验室,熟悉国内外行星探测项目与计划。
#toomuchai
感知、认知、创造、智慧:
算法构建的人工智能
6 月 18 日 周日 10:30 AM (北京时间)
6 月 17 日 周六 7:30 PM(加州时间)
我们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通过算法构建来实现感知、认知、创造和智慧。我们将带你理解AI背后的技术原理,从初步的数据感知,到高级的信息认知,再到创新思维的产生,以及最后达到智慧的实现。此外,我们也将介绍AI如何在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并探讨其对未来社会的可能影响。
石冠亚
9月入职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加州理工学院计算与数学科学系控制与动力系统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核心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先后获得加州理工学院Simoudis探索奖和Ben P.C. Chou博士论文奖,WAIC云帆奖,以及芝加哥大学数据科学明日之星奖。
#toomuchai
思考20年后的AGI:
一个跨越生命史的视角
6 月 24 日 周六 10:30 AM (北京时间)
6 月 23 日 周五 7:30 PM(加州时间)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的意义便逐步和工作绑定在一起,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全球不断加深的深层内卷。强人工智能让我们看到了另外的可能性。我们是否可能迎来第二次文艺复兴?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介绍智能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瓶颈问题上可能带来的突破,以及为我们带来的新疆界。智能是否是生命史的新篇章?人类的价值在新的语境中将如何被定义?
蒋程宇
指数深空创始人,前清华大学AIR研究院研究专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毕业。致力于为从原子到比特的世界赋予实体与灵魂。主要从事领域覆盖硬件、物理、强化学习。发起指数深空项目,通过20年的路线图推动地外的大规模原位资源利用与空间文明时代成为可能。完成并持有某型光敏曝光3D打印十余项专利与知识产权。
#toomuchai
报名沙龙
如果你希望获取讲座ZOOM链接,请扫二维码报名(如扫码遇到问题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加入社区
讲座期间我们会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获取后续活动信息
活动主办
706青年社区起源于北京宇宙中心五道口的一个可以打地铺的图书馆,从2012年至今通过人社科活动和共居实验,聚集了一大批有趣的年轻人。706如今遍布全球四十多个城市,到今天所代表的也早已不止是一个物理场所,而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它让人在朝九晚五的生活漩涡中看到一个出口,任何时候,带有这三字标签的人坐在一起,多元化的经验分享和启发式的谈话就蓄势待发。与其说706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不如说它在追问人们生活的意义。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追问就是706。
联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