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Music补档 | 第九期 “Cooper再办Web3特训营”

SeeMusic聚焦Web3 x 音乐领域最新音乐消息
Article cover

SeeMusic

SeeMusic

聚焦Web3 x 音乐领域

最新音乐消息每周速递

音乐人/音乐大事件分享

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小伙伴投稿&加入

「SeeMusic Web3 & 音乐领域」

话不多说,以下SeeMusic的每周放送

Part.1

SeeMusic

NUM.

1

Cooper再办Web3特训营

新年伊始,Cooper老兄干劲不减去年。他说,整个Web3音乐领域都在积极拓展版图,希望把更多的艺术家带进来,给更多的粉丝培养“爱我就收藏我的NFT”的理念。但是Cooper发现了华点,那就是——人从哪来咧?显然,到出现Spotify、TikTok这种巨头之前还有长路要走。Cooper再次拿出了他的行动——既然去年已经成功举办了Web3艺人特训营,今年就办一次Web3经纪人特训营吧!

https://twitter.com/Cooopahtroopa/status/1611091354989522944

这种Web3特训营的做法似乎正在变得流行。就在小编心里正在嘀咕国内什么时候赶上潮流的时候,香港的小伙伴发来一张地铁随手拍,嚯,原来就在发生啊!

NUM.

2

musicben.eth开辟新专栏

我们之前提过musicben.eth这位老兄,也就是Billboard的专栏作家Benjamin James,也就是音乐人Ben Brown。这位老兄本来在Twitter上就挺活跃的,按说已经挺忙了,然而不知道又得到了什么鬼神之力的加持,最近大张旗鼓的官宣了个新号叫Ziggy Ziggy Music(其实已经偷跑了一阵,上期提到的新版Web3音乐地图就是他在新号上放出来的),立志要做Web3音乐的乐评先驱,用他自己的话叫 the home of Web3 music discovery!

Ben表示,他每周要花至少40小时遍尝天下音乐NFT,即使这样也赶不上Web3音乐发展的速度,然后。。。他决定做视频来推介新的Web3音乐人,还是日更!到今天已经更了好几期了!

小编只有五体投地。。。并表示一定好好学习。

NUM.

3

万事达的艺人加速计划

小编大学时候对万事达信用卡的Priceless系列广告印象颇深,还记得广告词是“There are some things money can't buy; for everything else, there's Mastercard”。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再一次看到万事达说什么东西priceless居然是来搞Web3了。

万事达对Web3是觊觎已久了,曾经跟Coinbase合作打算打通法币和NFT但不幸中道崩殂,现在貌似把主意又打到了音乐赛道上。

具体来说,万事达这个计划像是个孵化器,会提供音乐、商业、Web3几个方面的导师,帮助更多的音乐人进入Web3领域。它还要发行一种NFT Pass,除了上述教育资源,还能享有线上线下演出的权益。

这不是跟上面Cooper的计划想到一块儿去了嘛?一个是Web3 KOL,一个是资源开挂的大厂,你更看好哪边哩?

NUM.

4

Open Edition之争

近来似乎推特上谈论Open Edition的NFT越来越多,不管是图片类的还是音乐类的。

Open Edition是无限量发行的意思,但可能限时。小编能找到最早的此类NFT项目是PAK在2020年夏天发售的“X”,而去年大热的CC0项目Nouns也算是Open Edition。如今,Zora等平台也已支持Open Edition NFT的发行。

在Web3音乐领域,这种做法还比较新鲜。Ziggy Ziggy Music刚提到推特音乐人@dominosmusic发行了这种。小编在Water&Music这样的音乐人社区里看到了争论,也在推特上看到了正反双方意见,一时也不知道站谁好。

不过起码有一点小编感到有道理,那就是对于收藏者来说,Open Edition意味着即使NFT发售时间对你的时区不友好,你也不用半夜定表起床抢了。。。

NUM.

5

AI音乐工具迷思之文化偏见

Water&Music正在进行的AI主题研究我们已经提过多次啦,除了老三样的AI伦理、AI商业模型、AI法务,小编最近注意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新问题。

比如文化偏见。

AI总是要靠喂数据训练的,那么现在的AI音乐工具都在吃啥数据呢?自然是以美国背景为主的西方音乐,因为搞这块的人都在那边啊。有的AI研究者已经表达出忧虑:“将来如果把这样的模型应用到别的文化上,比如在东南亚生产AI音乐,那肯定不对味啊”。

这种情况在AI视觉方面早已引起过争议,比如各大AI模型对黑人的识别确实不如白人。小编窃以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训练这块总会有相应的办法解决吧?

一篇去年的讨论文章:https://www.waterandmusic.com/paradigm-shifts-how-ai-will-transform-music-creation-in-the-next-10-years/

NUM.

6

AI进入混音领域?

AI在音乐领域本身不是个新话题,最近的爆火很大程度上跟去年的AI争霸有关。但是即使是在AI越来越牛掰的现在,艺术家们普遍也不认为在真正“创造力”的环节能指得上AI。在音乐制作的流程中,混音环节就是这样。但是哩,看起来AI进入这块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小编从Water&Music的讨论中顺藤摸瓜了解了一下现状,似乎现在的研究方向更多的是从“湿”音频着手,也就是直接拿混过的音频文件,从里面分离音轨,再用AI模型重新混音。这可能是因为很多老唱片都是直接录成一轨的,根本没有分轨这一说。不管怎么样,单单能把音轨分离做好,对乐手扒歌也是大大的好事啊。目前这块小编用过最好的模型是Meta出的,希望大厂大佬们再接再厉,多砸点钱,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啊!

一篇Sony研究员的论文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fca7t2MUE

Part.2

Web3音乐人之星

Henry

Web3音乐人越来越多了,我们争取每期选取一个略加介绍。说不定是从sound.xyz上扔骰子选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啊~

本期Web3 音乐人之星

本期音乐人之星是——Jonathan Mann

Jonathan Mann比此前我们介绍过的音乐人要年长一些,他的身上有个吉尼斯世界纪录:连续(每天)写歌最多的人。

Jonathan第一次写歌是12岁时,随手写在了一个披萨盒子上。他自己也从来不觉得那次的作品能算多好,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生的爱好。从那以后他才开始学习乐器,并且一直坚持创作。

2008年金融危机中,Jonathan老哥遭遇了失业,这带给他很大打击。那段时间他开始尝试每天写一首歌,可能是为了聊以自娱,也能顺便在网络创作比赛上赚点钱。在以太坊发明以前,他就已经连续创作了2000多首歌。老哥后来慢慢听说了加密货币这个东西,但也没真正动心。直到2017年见识到了CryptoPunks的魅力,老哥决定自己也要发行NFT,还要成立一个DAO。

见过大风大浪的Jonathan考虑的很周全,他成立的SongADAO也是一个注册在科罗拉多州的合作社,这是为了能够让DAO合法拥有所有作品版权,共享版税。这个DAO也顺利进入SeedClub第四期的孵化。

目前,Jonathan仍然在坚持每天创作,并且以拍卖的方式发售NFT。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https://songaday.world/ 看到最新的情况。

SeeMusic

「关注The SeeDAO」

更多Web3热点

本期编辑丨Henry - 翻译公会

排版丨SuanNai

审校 | 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