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魔力
See DAO
城市的本质,是众多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将各个部分整合起来、相互作用,让整个体系能够协调一致地运转。
举个简单的例子——汽车,光把零件摆在一起是造不出汽车的。要把零件变成汽车,就要以特定的方式放置好零件、让零件相互作用,整台机器才能以整体的形式运转起来。"汽车"存在的前提,不但包括了众多零件,更包括了零件之间的协同作用。汽车的功能也超越了车上的众多零件(汽车可以行驶)。这就是所谓的涌现。
涌现的影响无比深远。我们人类的存在就源自涌现——从身体上的器官到我们开的车——这些都是复杂系统展现出的涌现属性,每个系统都是由协同互动的简单零件构成。城市也是如此。
科技创新会促使更多人涌入城市,涌入的人多了之后,内部就开始出现分工,人与人之间也会互相依赖。这会进一步促进城市的成长,形成一个由人类、文化、资源组成的、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网络。而这个互联的网络出现之后,城市也会展现出与组成城市的各部分截然不同的性质。
这就是城市的魔力。
数字时代的城市
See DAO
要理解数字城市的未来,就要先理解数字城市的构成。实体城市中,人民、土地和制度都是重要的元素。而在数字城市中,重要的则是身份、数字空间和协议。
身份和协议已经有好几个 web3 项目在探索了,而 Metropolis 专注深度探索数字空间——也就是现代互联网的绝大部分内容。数字空间是人们聚集、聊天、建造和协作的地方。从 GeoCities 到 MySpace,再到 Reddit 社群,无一不是数字空间。
过去十年来,高度互联的数字空间为个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沟通和互动机会。这些空间让我们能以数字形式表达自己的身份、探索自己的爱好,甚至以此谋生。
如此看来,数字空间就是数字城市的前身——人们在这里相互连结,彼此间产生新的关系,让涌现成为可能。不过,数字城市可能催生的繁荣经济,或互联互通的亚文化社群,现在还都没出现。
这是因为数字空间的构建存在一个原罪:在借来的地盘上具象化。
原罪
See DAO
"在借来的地盘上具象化"的意思是,这些空间所依存的平台并不属于栖息在这里的人们。比如,Discord 上的数字空间就是在借来的地盘上具象化的,因为这些空间属于 Discord。Discord 有充分的权力更改 API 或是限制部分数据的访问权限,甚至不做任何解释就关停服务器。
虽然从个人层面看,这一点点妥协似乎可以接受,但这些平台上构建的数字空间,其复杂性(以及由此发生涌现的可能)则受限于连通性和这些平台内部所能产生的关系。比如,Discord 的服务器无法接入 Twitter Circles,Twitter Circles 又很难连接 Reddit 社群。平台之间如果不具备互操作性,其数字空间的复杂程度(即发生涌现的可能)也就只能局限于在平台内部搞搞建设了。
在进一步深入之前,大家需要知道,Web2 的各个平台没有让各自的数字空间具备互操作性的动机。它不但需要将各个平台的数据标准化,还会削弱目前最主流的商业模式。有了网络效应筑起的高墙,加上收益模型也依托于特定平台捕获注意力的能力,各个平台都没有理由重视互操作性。
简短说明:上文中"借来的地盘"仅仅表示目前互联网构建的数字空间中,栖息的人并不拥有对应的基础设施。这一概念与偷来的地盘不同,偷来的地盘指的是历史上诸多非法获取土地的行为(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密不可分)。若要详细区分这两个概念,恐怕需要单独成文。
主权空间
See DAO
Web2 平台总想着把用户和社群困在自己的数字空间里,Web3 则引入了全新的范式。
Web3 不是在借来的地盘上具象化的,而是提供了让所有空间都在共享账簿(区块链)上具象化的可能。这意味着空间并不属于平台,而是属于创立并参与其中的人们。本质上,Web3 让数字空间有了主权。
这一范式的转变意味着数字空间具有了互操作性,于是,各个数字空间也可以变得高度互联和互相依赖了。随着这些空间之间互联互通和相互依赖性的提高,这些系统的复杂性也得到了增长。
数字城市就此涌现。
数字城市形态的 DAO
See DAO
DAO 代表了向主权数字空间的逐渐转变。多签等工具让 DAO 有能力将自己的主权空间具象化,而空间所有者就是参与的人们。
那现在为什么还没出现高度互通、互相依赖的 DAO 网络呢?
主权虽然是涌现的前提,但光有主权,散落各处的数字空间也没法变成数字城市。要想让 DAO 变成数字城市,我们就要考虑复杂系统内要发生涌现,都需要具备哪些特性。
这些性质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定义了系统之中各个部分关联、互动的方式,这就让涌现成为了可能。这样的关系不仅在 DAO 内部很重要,在 DAO 之间也很重要。
主权和复杂性
See DAO
数字空间在链上的具象化给了我们主权,但想让数字空间变成数字城市,我们还需要高保真度的框架,将数字空间内的复杂关系网络再现出来。
Metropolis 将关系和连通性写入了协议里。我们的"舱"(译注:Pod,Metropolis 的基础构建单元)封装了多签功能,让各个组织保有自己的主权,同时还能自行定义舱内部及舱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样的基础设施能让 DAO 变成高度互联、高度互相依赖的数字城市。
交错的城市
See DAO
随着 DAO 不断发展演变,我们也将看到城市具象化的最新形态。FWB、Cabin 等已经开始透过城市的视角来引导自己的组织,走向局部互联网的未来。
但这些城市不是孤立存在的。实体城市要受到地理、物理和边界的限制,数字城市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限制。数字空间中,交易和交换信息的代价并不受实体世界物理规律的影响。如此,数字城市便具备了巨大的潜力,其高度互联互通的程度将是实体城市无法想象的。
大家经常将 DAO 领域比作生态系统。但我们认为该领域更像一座万城之城——互相联通、互相依存的组织所组成的大都会(Metropolis)。这个大都会也像城市一样,不仅因其中夺目的建筑或是多彩的居民而丰富,更要靠居民、文化和经济融汇共居而成的网络来实现繁荣发展。
往期精彩
See DAO
原文作者:Metropolis